11月13日,在学校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部署会上,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梁标进行发言。面对2026届552名毕业生的就业新挑战,学院将举全院之力,以四项关键举措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。
一是深化产教融合,强化实践赋能。学院依托跨境电商、出海贸易等现有实践平台,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,实现“学做结合”,如:与肇庆市网商协会联合创办的“西江跨境电商实训营”;同时将持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,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,深入开展访企拓岗,夯实就业合作基础。
二是前置就业服务,抢占求职先机。学院调整毕业生实习时间,让学生带着“问题清单”进企业实践,返校后针对性补短板。这一调整既利于学生积累实战经验,也为参与春季招聘、上岗试用预留充足时间,扭转就业服务“后知后觉”的局面。
三是盘活校友资源,搭建互助平台。借学校办学55周年契机,学院正组建湾区9市经管校友就业联盟,打造“以老带新”就业互助圈。目前已有2家校友企业进校园开展宣讲招聘,校友资源促就业成效初显。
四是引导就业观念,树立榜样标杆。针对学生“慢就业”“怕吃苦”等心态,学院推出“就业创业榜样说”系列活动。激励学生树立务实就业观。
学院将双轨推进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,以爱生如子的情怀服务学生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,全力交出满意的就业答卷。
(撰稿:李奕庆,摄影:李奕庆,复审:巫燕娜,终审:梁标)

